当前位置:HOME > 教学教研 > 学科辅导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 2012-05-28

数学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每名学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特别是初中阶段,很多学生栽在数学上。我校有不少的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信心,对数学这门学科从心里上害怕,很令我们老师着急。因此,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是极为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如下:
       1、增强学习动机的辅导
    动机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动力,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成效:它能起到①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②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标;③维持、增强(或制止、减弱)学习行为。可见,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和求知欲所构成,增强学习动机就意味着树立正确的理想抱负、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和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心理辅导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成就动机对学习的影响;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抱负水平;了解树立恰当的抱负水平,激励学习动机。心理方式采用教师进述故事与学生讨论,学生角色扮演与自我测验。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要保持适当、较强的成就动机,必须建立适当的抱负水平,即抱负水平必须比自己的一般水平要高一些,这样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取得成功感;但抱负水平不能只求远大、宏伟而脱离自己的实际,这样只会使理想成为幻想,或使自己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打击,反而会因此削弱自己的成就动机。  
2、培养学习兴趣的辅导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它表现为人力求认识和获得某种事物,并且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兴趣通过情绪反应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即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和工作,人就会觉得心情舒畅和愉快,效率也较高。相反,如果是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则可能心理动力不够,缺乏激情,效率也就较低。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兴趣和情绪的左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作用,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情况,培养对各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辅导方式采用讲述故事与讨论,自我测查与团体活动等。通过活动,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兴趣并非与生俱来,真正的兴趣是后天培养而得来的,同学们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或活动,要经常去从事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课程或活动,也要尝试与参与,逐步培养兴趣,使自己的学习更加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3、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辅导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方式,如学习中的注意力倾向、记忆的习惯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作业和复习的行为习惯等。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符合学习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好的学习习惯则偏离学习的心理规律,会防碍学习的效果。心理辅导目的:①了解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的不同影响。②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并进行自我分析。③掌握改进不良学习行为的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辅导方式上采用剧情表演与分析、自我测查、团体活动等。特别就“如何改正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小组讨论完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将小组意见在班上发表,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并布置每个学生一周内写出改进自己学习习惯的具体措施和计划,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有什么关系,自己的学习习惯有什么特别、优点和问题,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等。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有了正确认识,这对于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按改进自己学习习惯的计划长期坚持训练,就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点击数:] [打印本网页] [关闭本窗口]
   相关内容  
查无记录

地址:山东蒙阴县常路镇财源路33号  邮编: 276221  电话:0539-4538164 传真:0539-4538164  E-Mail:lymyzxq@163.com  网站管理